“100余人競聘24個空缺崗位,這其中有不少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職工,還有研究生、博士、高級職稱人員……” 6月27日,沈陽水務集團改革辦公室主任趙琨說,這是沈陽水務集團啟動人事改革以來,最讓人欣喜的變化。這意味著集團職工對人事改革的認可與熱烈響應。

據悉,自6月8日起,沈陽水務集團就啟動“全體起立、全員競聘”工作,通過“揭榜上崗”和競爭上崗,變“伯樂相馬”為“賽馬”,全面推進以組織體系、崗位體系、薪酬體系和績效體系改革為主體的勞動、人事、分配制度改革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關于實施國資國企“三項制度”改革的決策部署,實施以勞動合同為基礎,以崗位管理為關鍵,以組織考核任用制、崗位競聘制和公開競聘制為方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貫徹落實崗位任期制契約化和業績目標責任制,強化干部能上能下、公開競聘、擇優選用的管理機制,搬走“鐵交椅”、端掉“鐵飯碗”、打破“大鍋飯”,持續優化集團中層干部隊伍結構。

此次全員競聘,沈陽水務集團共推出三輪、六批次競聘崗位以及部分空余、空缺崗位,采取公開競聘方式,經組織考察通過后,履行聘任程序。

“此次空缺崗位的競聘,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有想法有激情有活力的年輕人。他們積極建言獻策,想要為集團發展貢獻力量。我相信,他們一定會有效激發企業活力,成為集團改革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。”沈陽水務集團改革辦公室主任趙琨介紹,崗位競聘工作按照“先總部后基層、先正職后副職”的方式,分批依次實施。所有崗位競聘均要通過專業知識考核及履職能力考核環節的測評。其中專業知識試卷由第三方準備并封存,現場履職能力考核環節,由評委根據參試人員述職及答辯情況進行綜合評分。

“集團自啟動綜合改革以來,讓我看到了企業諸多方面的變化,也為職工帶來了新的紅利。我希望自己可以在集團改革發展的道路上,貢獻更多力量。”一位85后參試職工表示。據了解,沈陽水務集團于2020年啟動綜合改革工作,在市委、市政府及市國資委的指導下,經過兩年多的努力,取得初步成果:在企業效益上,2020年集團實現扭虧為盈,并連續兩年實現盈利,改變了過去多年連續虧損的局面;在組織架構上,集團部室從35個精簡為15個,撤并三級、四級單位27家,實現了兩級扁平化管理;在管控效率上,減少水量漏損約6900萬噸,折合水費2億元;通過轉崗再就業、解聘勞務合同、消化冗員,每年減少人工成本支出8000余萬元。

目前,水務集團正式進入勞動、人事、分配“三項制度”改革的實操階段。“預計到2022年6月底,‘三項制度’改革各項任務將落實落地,將在制度建設、機制運行、核心舉措和改革成效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的突破,有效激發干部職工的積極性,提升企業的內生動力。”沈陽水務集團改革辦公室主任趙琨表示。

本文來源:指尖沈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