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書的故事——讀《白鹿原》看我所經歷的時代
發表時間:2022-07-28 14:46
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,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人們的主流,慢節奏的事物在一天天地遠離我們。作為一個八零后,我親歷了幾乎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所有重要進程,香港回歸、抗洪搶險、非典疫情、汶川地震、零八年北京奧運。我亦親眼見證著自己的家鄉從小巷林蔭到高樓林立,從馬路通暢到夜色闌珊,社會的發展不會因人的一朝一夕而停止前行的腳步。
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,書曾經是我學習和身心放松的手段和工具。而《白鹿原》是為數不多我曾經反復拜讀過的文學作品。也許是因為我并未身臨其境地感受過西北蒼涼大地的粗獷與內斂,也可能是我不曾經歷過那個動蕩而壓抑的時代,所以書中的講述讓我對故事的那片土地心生向往,故事中人物的境遇也讓我悲喜莫名。這是文學作品賦予一段故事的魅力,也是一個時代經過歷史浸潤而展現給讀者的厚重積淀。
回看這座城市,相較于久遠的歷史年代,沈陽于我只算是一個匆忙過客,甚至相較于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,我也只能勉強跟著它的腳步。如今,每天都要兩次匯入擁堵的車流,奔波往返于家和工作之間,每天身邊充盈著越來越新穎的自媒體、越來越便捷的虛擬購物。那些曾經放學后陪父母到菜市場里買菜、和院子里的其他孩子捉迷藏、纏著父母買雪糕買零食的記憶依然清晰,但終究還是隨著時間消逝在無法回去的時光里。
說到這些,并不是我對社會發展的悲觀,只是同其他老去的年輕人一樣,對青蔥歲月的流逝略覺傷感。如同《白鹿原》中時代的變遷終究會浸染原上的人民順應歷史的腳步做出改變。這也讓我聯想到我從小受到的教育、影響過我的那些為國家、為時代孜孜奉獻的先輩們,在那個還不快的慢時代,先輩們懷著無私的家國情懷、熱忱奉獻,在我們國家還稚嫩的時候推動著社會、生產、科技、國防前行的腳步。而我們,作為橫跨千年的一代年輕人,這個國家、這個越來越快的時代所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,更加迫切、更加堅韌。今天,時代不僅僅改變著我們,我們也在推動著這個時代向前。我們今天的祖國也已成為正值壯年的我們,在時代的高速路上飛奔。這個時代,這樣的中國,正激勵著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,昂揚奮發、充滿希望。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所有中國人都在為個人的夢想和整個國家的共同理想,共同奮進、充滿熱情,砥礪前行。
撰稿人:董宏達
核稿人:黨委書記 王剛
世創工程集團黨群工作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