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的陽光從窗簾里透進來,在屋子里投射出斑駁的光影,今天的天氣很好,我稍有時間,便坐在書房的沙發上打開了這本《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》。

微信圖片_20220726150457.jpg

只讀名字的時候很容易把這本書誤解為一本普通的勵志工具書,但其實這本書是作者自身的回憶錄,講述了她從摩門教原生家庭的束縛中掙脫,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、艱苦的奮斗,最終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坎坷歷程。

摩門教是一個活躍在西方社會的基督教派分支,該教會異常的保守、頑固,遵循中世紀的生活傳統,反對現代化。在摩門教里,女性的地位低下,亦如本書中的主角“塔拉”所在的家庭。當我們在幼兒園跟朋友追鬧嬉戲時,塔拉在制作桃子罐頭;當我們在課堂學習時,塔拉在幫父親加固反抗政府武裝的掩體;當我們猶豫報考哪所大學時,塔拉在父親的嘲諷下準備自學考試。塔拉的成長經歷是我們無法想象的,但在作者的字里行間,我只看到了溫和的描述。

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始終用冷靜平和的語氣在陳述,仿佛她所講述的只是別人的故事,她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去講述成長中的血與痛,即使她所描述的自身經歷充滿了痛苦與自我懷疑。在我們看來,塔拉父親似乎是她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,而在塔拉平實的字眼里,卻處處透露出對父親的理解。同時站在讀者的角度,會覺得哥哥肖恩是一個施暴狂,多次毆打塔拉,甚至于差點殺死了她,但塔拉卻也用筆向我們描繪了她一生中最溫情的一段時光,這恰恰就是哥哥給予她的。

作者重塑自我的過程異常艱難,她也為治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做了許多努力,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接受教育,這也是這本書英文名字educated的意義,但我認為讓作者重生的不僅僅是教育,還有破而再立的勇氣,所以我更喜歡這本書的中文名字《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》。

我在工作中時常聽到這樣的感慨,水務集團變了,熟悉的人換了,新人不認識了。是的,水務集團確實變了,時代在進步,集團也需要適應時代的步伐打破自我、重獲新生,但初心,從未不同。

歷代水務人對崗位的熱愛沒有變,離退中心服務好廣大離退休職工的初心沒有變。從青春年少到韶華白首,離退中心像無形的紐帶鏈接著水務集團過去的榮譽與未來的希望,我想這便是離退休工作所賦予我的——傳承的意義。

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要逃離的那座山,但未必每個人最終都能飛越到山的另一頭,這個過程需要割舍和剝離,是蝴蝶蛻繭幾乎死掉一次的痛,不是每個人都有重生的魄力。最后,愿我們都能像本書的作者一樣,早日與我們心中的那座“山”和解。

 

撰稿人:李斯瑤

審核人:莽芳

單位:離退休職工服務中心